2014年6月30日总市值3390.21亿元,净资产合计4710.37亿元,股票价格平均低于净资产,市净率只有0.72,其中22家(包括业绩较好的宝钢股份)钢铁上市公司股份跌破净资产,说明股市不看好钢铁。如果钢铁行业自身的问题不解决(产能严重过剩,产品价格下行,微利状况不改变),钢铁行业的大环境不改善,钢铁企业想从股市融资实现产权多元化,降低国有持股比例,发展混合所有制,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是很难实现的。 白色家电为7.91%,通用机械为7.72%,专用设备为4.74%,金属制品为3.79%。钢铁上市公司中业绩最好的宝钢股份销售净利率为3.41%。另外,鞍钢股份1.51%,沙钢股份1.39%,新兴铸管1.27%,武钢股份1.08%,河北钢铁0.70%,太钢不锈0.56%,柳钢股份1.08%,本钢板材0.95%,ST南钢0.88%,安阳钢铁0.34%,杭钢股份0.20%,包钢股份0.18%,华菱钢铁0.14%,抚顺特钢0.49%,大冶特钢3.47%,方大特钢5.69%,久立特材7.81%。 新钢股份、首钢股份、三钢闽光、酒钢宏兴、马钢股份、山东钢铁、凌钢股份、八一钢铁、西宁特钢、韶钢松山、重庆钢铁等11家国有控股钢铁上市公司均为亏损企业。 只占全国钢产量的近30%,比例很低。国有控股钢铁上市公司中国有持股比例超过60%的有宝钢、鞍钢、武钢、首钢、本钢、太钢等12家,国有持股占比较高的状况不利于发挥混合所有制的优势,也需要改变。 依法征税不严、不公,环境违法惩罚不力,对假冒伪劣产品打击不力,反不正当竞争法缺乏监督落实,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局面在钢铁行业还远没有形成。科技力量分散,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钢铁行业的技术市场还不成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还仅仅处于起始阶段,科技创新人才还没有流动起来。 我国已连续2个月出口钢材850万吨/月以上。据此预计,全年将出口钢材超过9000万吨,相当于近1亿吨钢出口。我国1月~10月进口铁矿7.7843亿吨,同比增加1.1025亿吨,增长16.5%,其中的50%以上用于增加钢材出口了。问题是,我国今年出口钢材增加量的3/4,都是低附加值的依靠政府退税的以含0.0008%微量硼元素,获得按合金钢名义享受退税9%~13%优惠政策的产品。例如享受出口退税13%的含硼钢棒材1月~9月的出口平均单价只有496.67美元/吨,远低于不含硼的普通钢棒材(不享受出口退税)平均出口单价730.95美元/吨。 我国享受出口退税的低附加值含硼钢占出口钢材总量的比重已由2012年的40.26%逐季度上升,今年第3季的占比已高达53.03%。 ,只相当于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原矿品位的一半左右。我国铁矿山露天开采剥岩量大,采矿选矿成本均大大高于国外矿,而税费负担却是国外铁矿山的两倍以上。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今年初以来产能过剩,价格已下降40%,我国铁矿山企业亟待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