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近两年,有部分精拉管钢厂业绩超预期好转成功扭亏为盈,甚至脱星摘帽,但实质情况并不乐观。许多无“特技”可秀的钢企,再次深陷巨亏。比如:华菱钢铁的首季预亏、韶钢 “脱帽”后的预亏换帅、乃至河北钢铁被追债等等。这些都显示了,钢铁行业基本面和盈利状况还在继续恶化。 中钢协数据显示,今年前三个月,全国粗钢产量1.96亿吨,同比增长2%;而1—2月全国粗钢(折合量)表观消费量为1.21亿吨,同比下降43万吨,降幅为0.4%。若考虑到钢材社会库存和企业库存,今年1—2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降幅更大,约为1.7%。国内钢材消费情况疲软不振,直接影响到库存消耗情况和钢企的利润水平。 2014年1-3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68322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6%,增速比1-2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较去年同去下降3.7%。另外,施工和新开工项目情况和到位资金情况增速都出现相应回落。而从下游行业数据来看,除了汽车行业制造业持续增长之外,家电、造船、工程机械等行业均出现增速下降甚至产量下行的情况。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住宅新开工面积同比大降29.6%,住宅竣工面积同比降10.6%。下游行业活跃度不高,对钢材需求拉动有限,这也许就能解释为何钢价无法持续上涨了。 眼见钢价上涨,成交陆续向好,信心渐满的时候;市价却又出现回调,市场气氛也随之一变,库存的货也走不动了。这种现象在近几年来出现的十分频繁,市场几乎没有什么固定的规律所循,不少钢贸商自动或被动的退出市场。然而,现在这种情况并未改善,钢市颓势延续。 全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业亏损47亿元,业绩逊于前年。钢铁企业财务结算价格测算显示,2月国内钢材平均结算价为3261元/吨,同比下跌323元/吨。虽然低迷形势之下,钢企生产活动有所收窄;但厂内库存依旧高企,加上环保、资金等方面的压力,钢企扭亏难度较大。如果钢企主业业绩持续不佳,恐怕整个行业的亏损面将再次放大。 受能源资源约束趋紧、生态环境恶化因素影响,各地政府相继对钢铁等高耗能产业设定门槛,不少钢企难以承受压力,如果转型不成功就得外迁,这对钢企来说无疑是伤经动骨。此外,资金也是钢企的一大痛处。自海鑫负债停产之后,江苏申特也因债务问题导致资产被查封。银行不断收紧行业信贷,行业资金问题持续发酵,这将进一步抑制行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