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钢贸信贷危机主要在我国两大钢材贸易集中地—上海和广东佛山,两地在问题产生主体、潜在危机规模、危机所处进程等方面存在不同。 信贷危机中,过去积存下的风险在链式担保模式下快速蔓延,2012年大批钢材贸易商退出市场,甚至由于贷款违约被银行起诉。2013年至2014年钢贸危机到达高峰的两个标志性事件是福建周宁籍钢贸商中两个"领袖"级别的人物破产或资产被法院查封。”张翔表示。 “我们判断2014年将是上海钢贸行业信贷危机的延续爆发期,后续几年对银行及上下游信用体系的冲击将逐年减弱。”张翔表示,与2013年单家银行动辄上百起的诉讼相比,2014年存续涉钢贸诉讼案件数量已明显下降。 其钢贸信贷危机爆发的路径与上海地区有类似之处,危机发展程度与上海钢贸危机的前期类似。“根据媒体公布的信息,华南地区钢贸商虽然也采用互保联保的贷款模式获取银行贷款,但一是其采用该模式的占比可能要小于上海地区;二是上海钢贸信贷危机爆发后,银行续贷中要求钢贸商提供房屋等不动产的抵押;三是使用钢材重复质押获取的情况较少。因此,估计佛山地区钢贸危机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后期清偿时的损失方面来看,均小于上海地区。”张翔称,总体来看,华南地区的钢贸贷款违约爆发时间相对较晚,考虑到2014年钢材流通领域经营企稳的可能性较大,加之信贷规模、模式 “上海钢贸大王”肖家守遭银行查封资产,旗下公司收到法院的民事裁定书,资产遭查封,其持有的新日恒力股权被冻结,涉及金额达10亿元。这是继2013年6月上海钢铁服务业协会会长、上海周宁商会会长周华瑞资产被查封后,上海钢贸行业另一“领军人物”的危机。此外,广东乐从知名钢铁综合企业控制人何健宏的被抓,也拉开了华南地区钢贸危机的序幕,钢贸信贷危机进一步蔓延。分析人士指出,钢贸行业亟待通过模式转型走出危机。 2013年6月末,全国86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负债超过3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达1.3万亿元,行业负债率达69.47%,相当于全部销售收入的1.67倍、利润总额的1327倍。 张翔指出,两人旗下均经营着上海钢贸行业著名的交易市场,两人还分别担任钢贸协会或福建地方商会的会长或主要负责人,在以往小型钢贸商出现违约时,能集众人之力拆借资金偿还银行贷款。同时,两人旗下经营的钢材交易市场也是众多周宁籍钢贸商贷款的担保方,基本处于钢贸商信用链条中的最后环节。因此,这两人的相继破产或资产被冻结,意味着周宁籍的钢贸商信贷危机到达顶峰。再加之钢贸贷款基本为一年期或更短期限的短期借款,且2012年以来各家银行均收紧针对钢贸行业的贷款,2014年存续涉钢贸诉讼案件仍较多。 的不同,再考虑到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因此,华南地区的预期损失和危害性将小于上海地区。 |